南宁吃吃吃
2022-06-18 06:53:31不久前
嘴哥一同事拿了一包沙爹肉干到办公室来
小7婆童鞋看了一眼说:
这肉干太肥了我不吃
然后我看着她吃了5片……
我也尝了一片
这肉干甜味略像广东的肉脯
却多了几分不知名香料的味道
味道比肉脯层次更丰富
也更柴、更香
肥瘦相间还甜而不腻
总之不是南宁常见的味道
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经同事介绍嘴哥专程跑到了北湖路这家
“老字号沙爹肉干”
(就在北湖路南城百货马路对面
“北湖唐山路口”公交站背后)
想要探寻食物和食物背后的故事
谁知道老板娘很低调不太想被采访
后来被我诚恳的小眼神打动
才和我分享了关于这家店的故事
原来
这小小的牛肉干背后
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浪漫
这是一对印尼华侨后代夫妻开的店
老板姓方
如今人称“大表哥”
老板娘姓谭
有个洋气的英文名,叫Maggie Tom
10年前
大表哥和Maggie初入社会
在一家网吧打工
大表哥是网管,Maggie是收银
相恋后两人超级恩爱
用现在的话来说
当年的大表哥简直就是“宠女朋友狂魔”
大表哥经常载着Maggie去兜风
凡遇到上坡路
他从来不让Maggie下车走路
坚持载着她
▲网络配图
可因为两人都收入微薄
这段感情并不被家人、朋友看好
父母不支持也罢
还有亲戚饭点看到他俩骑单车过来
都要把门关上
“简直生怕我们多吃一口米”
痛定思痛
他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多提高生活水平?
那就做生意吧!
可我们又能卖什么呢?
Maggie想到自己从小就喜欢吃
印尼风味的沙爹
而且家里那么多印尼华侨
味道肯定真宗
就算卖不完,自己吃掉也不亏呀!
为了追求正宗的沙爹味道
Maggie专门向曾在印尼生活的外婆请教
还托香港的华侨朋友帮忙带回
在南宁买不到的香料
终于调出了他们想要的味道
又学会了肥瘦搭配的方法
靠肥肉受热溢出的油
不用再刷一滴油就能把沙爹烤熟
于是
兜里仅有50元的他们
在北湖路华侨服装厂的小巷口
也就是现在的北湖路百迪乐旁
开了一个沙爹烤肉摊
想着这一带有很多从南洋归来的华侨居住
大家喜欢这个味道
生意应该会不错
可创业之路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好走
起初他们的生意并不好
一天销掉50串
可能有二三十串是他们自己吃掉的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气馁
每天按时出摊
不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交加
只要能把火生起来
他们就会准时出现在路口
时间长了
路过的行人闻到香味
会忍不住尝试一下
常常一试被圈了饭
不过也有顾客不喜欢印尼沙爹的甜味
给他们提了意见
他们对沙爹的口味进行了一些调整
让它更符合南宁人的口味
所以捏
印尼土生土长的沙爹
可是比你现在吃的沙爹要甜
也多亏了热心提建议的顾客
他家的沙爹味道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生意越来越好
50串、100串、200串、500串……
不变的是
他们还是会每天坚持出摊
除了过年的10天假期
其他的日子你总是能在巷口
看到他们的身影,味道沙爹的香味
生意越做越大
产品的种类也从沙爹肉串
增加了沙爹鸡翅、沙爹肉排和沙爹肉干
想着原来的小摊总是排着长队
也没个地方给顾客坐下来好好品味
于是他们开了现在这家沙爹牛肉总店
总店刚刚开业的时候
他们招的员工烤沙爹不熟练
火候掌握不好
口感和之前的不一样
顾客一吃就吃出来了
对他们说:
“你们的沙爹味道不如从前了”
这么一句话
让夫妻俩又难过又着急
原来食物一些小小的变化
也会被熟悉的顾客察觉
于是他们抓紧培训员工
经过这次教训
大表哥和Maggie都更加注重保持食物的水准
即使他们现在又开了3家加盟店
加盟店、巷口小摊的食材
都是由总店腌制好再配送
为的
就是能从顾客嘴里听到那句:
你们的沙爹味道一直都很好吃!
怀着这样的热情
他们走过风风雨雨的9年
从热恋情侣到恩爱夫妻
从巷口小摊到多家加盟
从你坐在我的单车后座笑
到我们坐在小车里一起笑
不变不只是食物的味道
还有一片深情
-end-
▍内容原创:南宁吃吃吃
▍公众号联络、爆料:18878871800(手机),微信:loli1800(微信)